滑浪風翼隊成立展翅

    中國香港滑浪風帆會將會派出3名代表,包括陳晞文、何允輝及何智豪出戰8月於印尼峉里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沙灘運動會」(世沙運)滑浪風翼賽事。今次是世沙運首度增設滑浪風翼項目,亦是本會首度派出運動員角逐海外綜合運動會,3位代表期望爭取佳績之餘,亦能透過今次賽事,推動這項新興水上運動發展。

     曾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滑浪風帆RS:One組別奪得銀牌的何允輝,與及早前從香港滑浪風帆隊退役的陳晞文,於今年3月於泰國芭堤雅舉行的亞洲滑浪風翼錦標賽稱王封后,直接取得世沙運參賽資格。於該賽事取得男子組第3名的何智豪,亦透過早前於意大利加爾答湖舉行的滑浪風翼世界盃暨世沙運資格賽,以亞洲首名姿態為港隊取得餘下一個席位。3名代表是日出席「滑浪風翼代表隊成立暨世沙運誓師儀式」,為下月征戰世沙運壯聲威。

    去年升任母親的陳晞文早前從香港滑浪風帆隊退役後,除兼顧大學課程及家庭,亦有協助杭州亞運滑浪風帆RS:X 項目的兩名代表歐令揚、魏瑋恩訓練備戰。今次出戰世沙運,晞文笑言重拾青春火花:「想起自己在港隊初出茅蘆時,曾與當時是大師兄的何智豪一起出戰亞洲沙灘運動會,想不到多年以後會再在世沙運聚首,加上師弟何允輝也是在港隊征戰多年,勾起不少有趣回憶。」晞文表示過去兩年因新冠疫情多留在香港訓練,從而接觸滑浪風翼並借助「減壓」,被其刺激感及速度吸引。雖然相比起以往代表港隊出戰奧運及亞運等大型國際賽,今次出戰世沙運的心態較為放鬆,但仍會全力以赴爭取佳績。

    男子組方面,26歲的何允輝亦有兼顧港隊滑浪風帆iQFOiL 訓練,他表示相比起iQFOiL講求爆發力,滑浪風翼比較需要持久力,故近期除了水上訓練外,亦有透過做gym加強心肺功能。至於身經百戰的何智豪,過去曾代表香港滑浪風帆隊出戰2000年悉尼及2004年雅典奧運,相隔多年再次出戰綜合運動會,近日除重投系統訓練,亦特別添置器材迎戰世沙運:「現時的滑浪風翼比賽不像滑浪風帆統一器材配搭,例如帆板的分別雖不可直接提升速度,卻能有助帆手駕馭。外國不少選手直接向生產商度身訂造器材配合,這方面無疑較具優勢,我們唯有用技術及經驗彌補硬件上的不足。」

    作為首批投入滑浪風翼的本地好手,何智豪表示與滑浪風帆比較,滑浪風翼對風速的要求相對較低,而且器材方便收納,十分適合香港的地理環境發展。他早前與中國香港滑浪風帆會合作,協助制定滑浪風翼教練培訓課程及分享心得,期望藉此擴大參與者層面。

   中國香港滑浪風帆會會長周毅文親臨現場為代表隊打氣,他表示滑浪風翼近年在世界各地發展迅速,中國香港滑浪風帆會在去年開始舉辦滑浪風翼賽事,包括是日於大美督舉行的「2023香港滑浪風翼方程式第二站」賽事,便吸引了超過30名本地好手參加。在征戰世沙運後,將會繼續派出本地好手參加國際賽及建立專業訓練系統,進一步推動滑浪風翼發展,將這項新興水上運動帶入社區。